“我20多岁,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”: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,越多越好!
近日,B站的一个UP主@打工仔小张耶 火了。
她获得央视的点名、一夜之间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门话题、涨粉超百万,被网友亲切的称为“妈系科普博主”。
起因是小张1月26日坐高铁回老家,于是拍了一条“如何坐高铁”的视频。
视频详细地讲解了乘坐高铁的基本流程:
首先,up主建议第一次乘坐高铁的小伙伴提前半小时达到高铁站;
其次,详细讲解了安检—取票—乘车—上车后找座位等一整套乘车流程:
安检
取票
确认候车点
正确找到自己的车厢
正确找到自己的座位
小张万万没想到,就是这条视频让她在B站获得了50多万次的播放,很多人为她的善举点赞认可,同时也后悔没有早一点遇到这种暖心教程。
“你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。我很钦佩你。”
“现在我会坐高铁了,但是还是记得第一次坐高铁的那种窘迫。”
但爆火的同时,也出现了些不一样的声音:
“连这个也要人教?”
“不会真的还有人不会坐高铁吧!”
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屑与嘲讽。
也许对于你我,这只是常识,是一种人人都懂的规则。
但对于老年人、对于第一次走出家门的学生,对于刚要远赴他乡工作的年轻人,小张的视频足以缓解他们的无措和焦虑。
嘲讽的声音背后,我发现:阻碍一个人视线的并不是无知,而是傲慢与偏见。
1
很多习以为然的事情,
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
@打工人小张,在拍摄《如何如何》系列的短视频之前,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些大学生从没坐过高铁、飞机。
而这些大学生多少都有些羞怯,不想因为坐车闹笑话。
于是小张便把自己的坐车经历拍成短视频,详细地分享给粉丝。
而之后,小张还拍摄了“如何去医院看病”、“怎么坐公交车”、“怎么坐地铁和换乘”等视频。
仔细看她的视频就会发现,内容基本都是围绕日常生活。
在我们很多上班族看来,这太稀疏平常,不可能有人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。
但就像小张在视频结尾说的那样:“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人要看这个,但是万一有人需要呢!”
是啊!时代让一部分快速奔跑在前面,而忽略了那些已经掉队的人。
罗振宇曾在《时间的朋友》跨年演讲上,讲过淘宝在2018年央视春晚投广告的故事:
当时,淘宝的投放团队认为在春晚投广告,流量顶多是2017年双11的3倍多一点。
而事实结果呢,春晚当晚登录的实际峰值,超过了平时双十一的15倍。
这原本是份超出预期的惊喜,可意外事件却频繁发生。
当天,淘宝客服的电话被打爆,而出乎淘宝意料的是:
有三分之一的人,买东西不知道怎么填地址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那些不会填地址的人,知道是自己的省份、哪个乡、哪个村?就是不知道自己哪个市?
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春晚翻出了一大批没用过淘宝的人。
其次,这些第一次用淘宝的人,一直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。
就好比,我们都以为现在大学生随处可见,就默认为80%的人都上过大学。
但事实却是,中国最少有10亿人没读过大学。
你之所以会觉得大学生很多,那是因为你常年都在大城市,身边人都是大学生。
就像很多人以为没人不会坐高铁,那是因为你身边人都坐过高铁。
但事实却是,就是很多人从来没坐过高铁、甚至连地铁都没坐过。
媒体人沈帅波说:“在中国,再众所周知的事情,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,而大多数时候,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。”
我们在一个大环境呆久了,便很容易对身边的日常行为视而不见,这反而让我们离事实真相的距离越来越遥远。
2
信息茧房,
让人形成了自我偏见
现在早已从过去的物质时代,变成了信息过载时代。
面对每天层出不穷的信息,平台为了争夺用户注意力,习惯用各种大数据算法。
不断给用户推送他们喜欢的、能满足感官刺激的内容。
多巴胺被刺激地越多,沉浸的时间就越久,平台也就推送地更频繁。
这就是《信息乌托邦》的作者桑斯弹提出的“信息茧房”。
如果一个人,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,或让自己愉悦舒服的东西。久而久之,便会将自己桎梏于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中。
你一直关注美食,算法就一直推送各种激起你食欲的美食大餐,让你半夜做梦都还在流口水。
你非常喜欢旅游,算法就一直给你推送各种唯美风景的浪漫旅行,让你看完就想辞职去看看。
你经常浏览大城市生活,算法就给你推送月薪过万在大城市是什么体验?大学生月薪过万活得有多爽!
久而久之,你便觉得所有的美食都跟视频里一样美味!
诗和远方才是生活的重点,月薪过万才属于自己的标配。
现代不可能还没人不会坐飞机高铁!
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你爱看的信息。
你听到的永远都是你想听的声音。
你学到的永远都是你认同的观点。
这样一来,就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,一叶障目,对事情总是带有偏见。
这像极作家王小波笔中的“花剌子模信使”的故事。
在古代,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奇怪的习惯。
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人,就会得到提升。
凡是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,则会被送去喂老虎。
如果只能接收好消息,那这样的国家最后会是什么结局,不禁令人细思极恐。
同样,如果一个人只接收自己喜欢的、认可的信息,那以后就再也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了。
3
弱小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
傲慢才是
傲慢和偏见是一对孪生子,因为傲慢,必然会伴随着偏见。
如果说偏见是自己的视线受阻,那傲慢就是明明有条路,却偏要自己建堵墙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,孙权想跟关羽提亲以完成战略合作,关羽得知后直接拒绝了孙权。
并当场说道:“虎女岂能配犬子!”还表示要灭了孙权。
孙权听后火冒三丈,后来和吕蒙一拍即合,攻打关羽镇守的荆州。
关羽得知后不屑一顾,于是吕蒙趁关羽战事焦急之时,突然发起猛攻,白衣渡江,夜袭荆州。
最后关羽不仅失了荆州,还丢了性命。
当初尽管诸葛亮好心提醒关羽,但关羽心生傲慢,视而不见,一代豪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!
巴尔扎克说:“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。”
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付出惨痛代价,这是现代很多傲慢者的通病。
之前看过一个故事,有位老人在网上看到保健品广告,因为觉得划算就买了一堆。
他儿女知道后,老人被指责了一顿,并让他赶紧扔掉。
可他却觉得自己过来人,肯定不会上当。反而觉得儿女大惊小怪,最后只好让他任性。
可没多久,老人就因为吃了网上买的保健品肚子疼,最后不得不送往医院。
其实生活中傲慢无处不在,一个人无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错把无知当傲慢。
就像《三体》中写的那句话:“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。”
有的人因为读过几年书,便对那些初中小学学历的人嗤之以鼻。
有的人自认为出社会见过很多世面,便对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指手画脚。
殊不知,大家都是从无知到有知,从懵懂到深刻。
一个人可以弱小,也可以无知,但不可傲慢。
当你有天放下自己的傲慢时,终会发现自己的无知,发现自己的渺小。
而一个人进步的开始,正是发现自己的无知后,接受并改变自己的无知。
△
写在最后
很喜欢一句话:
“我并不伪装自己已经摒弃了所有的偏见,但有时当我发现自己摆脱了某些偏见时,我就会狂喜不已。”
从没坐过飞机也好、第一次进大城市也罢,其实都不该被当做没见过世面的笑话。
相反,当我们试着放下偏见,不再执拗于虚假的优越感时,会发现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被忽略了。
而放下傲慢与偏见,换一个平视的角度看待他人,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和智慧。
-THE END-
●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,转载请联系我们。作者:素小温,在文字中寻找一束光。MBA智库——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,兼具热点与干货,顶尖管理知识、进阶职场指南。APP、头条号、微博@MBA智库。
MBA智库好文精选:
●“女子卖稻草年入千万”:你看不起的行业,都有人在偷偷赚大钱!● “高考700分和700万,选哪个?”你活得这么努力,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● “人活着,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”:真正的高手,都有这种底层思维